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專題研究:事件
Special Study:events 
開課學期
99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楊金穆 
課號
Phl8815 
課程識別碼
124 D236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9(16:3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哲研討室三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請先徵得授課教師及申請者同意後,始得選課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博士班
總人數上限:3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從1960年代以來,事件這個概念就在形上學、語言哲學、心靈哲學以及行動哲學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每個人都同意事件存在,但事件本體論地位為何?事件的同一性為何?事件與事件之間有因果關係嗎?如果有的話,這樣的因果關係是否是類法則的?
許多人同意我們應將行為視為一種特殊的事件,此外,許多行為都牽涉到意向性。如此一來,行為與意向性的本體論地位又分別為何呢?行為似乎是某種物理事件,但意向性卻與心靈狀態有關。那麼意向性行為與相應的意向之間的關係又為何呢?這樣的關係是因果關係嗎?
本課程將介紹幾種不同的事件理論,同時也將討論這些理論所面對的困難。我們將會聚焦在三種主流理論上:Davidson的因果解釋,Kim的物理論進路,以及Chilsholm的實在論主張。同時我們也將討論其他具影響力的觀點,如G. E. M. Anscombe, David Lewis, and K. Campbell等人的理論。其中我們將仔細地討論物理事件與心靈事件的關係。
 

課程目標
修習本課程後,學生將對各種事件理論有基本的理解,並清楚事件此一概念在形上學、行為哲學以及心靈哲學中的地位。
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為一對一的指導討論課。每星期皆討論一篇經典文獻或指定書本的章節。學生必須要繳交摘要(不得少於1000字),其中必須清楚地建構出文章的要旨及論證,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評論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Anscombe, G. E. M, 1957, Intention, Oxford: Blackwell (2nd ed. 1963).
Davidson, D., 2001, 2nd ed.,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, Oxford: Clarendon Press, 1st edition 1980.
Lewis, David.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. Oxford: Basil Blackwell, 1986.
Kim, J., 1993, Supervenience and Mind: Selected Philosophical Essays,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Casati, R., and Varzi, A. C. (eds.), 1996, Events, Dartmouth, Aldershot [referred to below as Events]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